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救急不救窮 鐵骨立得正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王忠祥先生,榮民子弟,成功大學畢業,現服務於自行車廠,父兄皆是榮民。
 
母親常講:「人可救急不救窮。」人難免會有急難,需要幫助,急難過去,就恢復正常。
「大富由天,小富由儉」,人窮,只要努力,勤儉度日,貧窮自會過去,拚到小康之家。
幼時也常聽父親說:「做人要有骨氣。」以前不懂,如今總算了解。真的,人一定要有骨氣,沒有骨氣,就像身體沒有骨架,如何站得起來。俗云:「靠人人老,靠山山倒,靠自己最好。」自力更生,才能抬頭挺胸;即使窮也要窮得有骨氣,儘量靠自己,即使受人資助,也要心懷感恩,將來不僅要回報,還要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貧窮,就得勤勞賺錢、認真存錢;窮困,就得省吃儉用。只要理財有方、投資有道,不妄貪求,家道早晚會興旺。
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,最愛兩種花—「有錢花」和「拼命花」。要有錢花,只要能賺錢就行;但若拚命花,賺再多錢也不夠,終究要揮霍淨盡,步入貧無立錐之地。而節儉的人,賺到錢就量入為出,先存錢,再花錢。
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;吃人嘴軟、拿人手短。揮霍成性者,常難擋財色誘惑,腰桿難挺直,而且看人臉色,幾無尊嚴。
節儉,多半是自幼養成的習慣;有備無患,是節儉的態度。因為有備,所以不易受到困窘,還能解燃眉之急。
父母是兒女學習典範,父母節儉,孩子通常也知道賺錢不易;父母出手闊綽,孩子很少不亂花錢的。父母自力更生、自食其力,不取不義之財,以免蘊藏禍端。孩子受到潛移默化,自然習得正確態度和用錢智慧。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曰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。」母親是四川人,愛擺龍門陣聊天,她也常說:「吃不窮、穿不窮,算計不到一世窮。」記得幼時,因為父親王金寶的軍餉很有限,卻生養我們兄弟姊妹六口,在「食之者眾」的情況下,母親鄧仙玉常在菜價便宜時,買菜醃起來,等菜價貴時拿出來吃;弟妹們穿的,都是兄姊補了又補的衣服,可知當年母親是如何精「儉」度日。
因為勤儉,終於使我們一家人的生活漸漸改善,而能過著衣食無虞的好日子。
節儉,不是難事;但不知節儉,就會使生活成為難事。在往昔物資匱乏的時代,人們因節儉而漸入佳境;如今豐衣足食、錢淹腳目,卻可能因耗費無度而步入困境。
臺灣從民國四十年接受美援,但在政府慘澹經營和全民努力打拚後,漸漸繁榮茁壯,便自五十四年七月起,斷然拒絕美援,一切自食其力,並在九十三年,還盡美國貸款。這都是因為政府高瞻遠矚,全民意志堅強,展現臺灣人挺立的鐵骨,今日看來更是榮耀無比。
當今世界經濟狀況雖然險峻,但臺灣必能安然度過,重現當年榮景,一則是因早年辛勤努力,立下磐石般的厚實根基。二則,以今日環境和早年相比,情況仍然好太多了。所以,只要勤儉自持,鐵骨立得正,何懼一時的不景氣呢!
(點閱次數:1191)